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4.6%,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8.3%,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5.2%,加工工業價格下降3.9%。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5%,衣著價格上漲1.7%,一般日用品價格上漲0.3%,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1.2%。從這可以清晰得看出,這輪PPI長時間下滑,主要的推動力是重化工業,主要包括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這些原材料行業。最新的中鋼協編制的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顯示,今年8月24日,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降至103.28點,而1994年該指數剛推出時為100,相當于鋼價已回到18年前的水平。
出現這種重化工業工業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國的產能嚴重過剩,比如鋼鐵行業,中國的產能就高達7億多噸,占了全世界鋼鐵產量的一半以上。以前的中國的重化工業既有狂飆突進的海外外需市場推動,又有中國龐大的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尤其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推出的4萬億刺激計劃。應該說這種巨大的需求側滿足了中國工業產品,尤其是重化工業的供應側的供應。
隨著金融危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外需的壓制,中國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下滑,今年前八個月中國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只增長20.2%,對比前些年的30%的增速萎縮不小。當需求側萎縮,必然會壓制供應側,最終會通過PPI下降和工業增速下降體現出來。
目前來看,這種需求側的萎縮,在短時間內還很難出現改變。中國工業領域,尤其重化工業領域必然會經歷一段去產能化的過程,也就是對過剩的產能進行一些淘汰。所以當PPI下降的時候,不宜過度解讀為實體經濟收縮,而要將其解讀為這是一次中國工業領域的刮骨療傷。當前中國工業的過剩產能需要通過越來越小的利潤,甚至虧損,越來越低的價格來進行市徹縮,否則在重化工業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和GDP構成的情況下,很難通過行政手段予以淘汰。
在此刻必須深刻意識到,面對PPI連續34個月的下降,不能簡單再采取人為制造不可持續的短期需求,讓產能逆勢再擴張,這會加劇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為此,需要提高一點對經濟下行,PPI下降的承受力,從而推動中國工業、尤其重化工業產能的控制,結構的優化,產業的升級。
鋼廠價格 | 更多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