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資料提到中國政府規劃2012年中國將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形成10億安時的車用高新能單體動力電池生產能力。我們來估算,以單車使用2萬元電池(綜合考慮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平均水平測算,國內汽車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可達到100億元。而三年后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可能達到490多億,中國約占二成.現在以便攜產品和通信產品需求為主的中國鋰電池市場為5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3年,中國本地市場鋰電池總體需求將達到150億元以上。
專家預測,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市場的需求將帶動超過2000億元的相關材料和技術需求,這些都是中國電子和材料工程師的機會。中國現在生產的鋰電池有70%出口,這是一個發展全球市場的基礎。
我認為新能源車研發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的材料、性能、參數上、安全和壽命上。未來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演變成動力電池性能的競爭。從這一點來講,動力電池是技術核心的地位將長期存在,從而這一環節也將長久保持豐厚的利潤。
基于電池技術的成熟程度、國內配套設施的建設進度,以及國外新能源車的發展路徑。未來3-5年,鎳氫電池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是新能源車的主流,而在3-5年之后,隨著磷酸鐵鋰成品率提升帶來電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國充電站網絡的逐步建立,磷酸鐵鋰電池將成為主要新能源汽車電池。
在這個時間表預測下,國際國內大廠都行動起來,跑馬圈地,炒作概念。我收集了2010年的投資項目,供大家跟蹤商機:
l北京普萊德、上海捷能等整車廠參股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3年內投產
l力神和波士頓能源近期將在重慶啟動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
l萬向、鋰源、比亞迪等企業均已公布產能擴張計劃
l美國A123Systems以合資建廠方式進入上汽的供應體系
l長安汽車和LG化學簽訂動力鋰電池供應協議
l吉利旗下沃爾沃和LG化學簽訂鋰電池長期供應協議
l上海汽車和美國A123Systems合資建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公司,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鋰電池,預計項目總投資兩千萬美元。
韓國SK能源、韓國LG化學、丹麥Lynx則以供應協議的方式于2010年先后進入中國整車廠的供應體系:
l北汽和韓國電動車制造企業CT&T、鋰電池生產企業SK能源簽訂合作協議,擬在北京生產電動車,其動力鋰電池由SK能源負責供應。
lLG化學將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為長安混合動力車提供電池,隨后逐步擴大到長安純電動汽車領域。
l丹麥Lynx與吉利達成協議,吉利首批投入歐洲市場的電動車Nanoq在小批量生產階段,由丹麥Lynx供應鋰電池。
中海油最近則向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商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了50億元。這筆投資將被用于在天津的一個新廠,建設20條電池生產線。據稱中海油正考慮在全國建設電池更換站網絡,電動車司機可以在電池站中用空電池換充滿電的電池。這將成為解決電動車配套問題的一個開始。
我看到很多鋰電池市場數據,有些很隨意,不嚴肅。在尚無權威數據時,分享個人觀點和預測方法是一個有效途徑。歡迎網友提供線索,方便大家信息共享。
(來源:電子元件技術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