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五金行業進入門檻低,成本低廉又競爭激烈,多數企業都是依靠降低產品售價來獲得市場,緣何還會頻有“抄襲”現象發生?是企業樂于“為他人作嫁衣”,還是悲哀“多年媳婦難成婆”?
“抄襲”者能降低成本
在河北某縣,現有的100多家中小型縫紉機企業幾乎青一色是以“仿制”產品為主業,在這些企業老板們的觀念里,“仿制”產品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相反,它能給這些實力普遍不強大的企業帶來快速增長的機會。
只要找準市場熱賣的機型,稍在某些部位改動后,貼上新商標大力投入生產即可流入市場。盡管這些仿制的產品基本上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由于企業不用投入研發成本、技術成本和宣傳成本,因此投入風險低,如果銷路好,企業的利潤就能得到保證。
在浙江嘉興,一些不具有開發能力的門窗廠家,也摸準了自己的“上市”之道:第一,款式緊跟品牌廠家,在最短的時間內跟上品牌廠家的發展步伐;第二,低質低價沖擊市場,門窗產品份額目前在全國的五金市場中來看,雖所占比例較小,但是發展潛力很大,低價格沖擊市場將會給品牌廠家帶來致命的一擊。
被“抄襲”者產權意識弱
“小企業抄大企業,大企業抄國外企業”,這種類似的觀點在業內有不低的支持率。通過對國內數家大型五金企業的調查,這些企業幾乎都被中小企業“抄襲”過,除了商標的假冒不那么明顯外,在機型外觀、技術方面都是屢次受“侵”。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這些企業并沒有表現出“受害者”應有的激憤,采取行動的更是寥寥。相反,部分企業甚至認為,這在行業內已經習以為常了,如果每次發現“抄襲”行為都采取法律手段,除了訴訟成本高昂外,正常的生產還會受到影響,因而大多睜只眼閉只眼。
抄襲者更是大言不慚:國內不少大型企業在發展之初都是以這樣的模式起家的。客觀上,部分大型企業的發家模式為這些中小企業老板們提供了效仿的模本。似乎這已成了五金行業的“潛規則”
(來源:中國建材第一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