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先生早就想買一輛車了,“十一”假期正好是出手良機,他興沖沖地來到某汽車4S店:“國產的,小排量的,代步就行,車價不貴,還有3000元的節能補貼,劃算。”
顯然,翟先生沒有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就在10月1日,國家相關部委廢止了原有的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代之以新的鼓勵政策。
而在這一“廢”一興之間,翟先生感覺吃了虧:“想買的車正好不屬于新政的補貼范圍,雖然有國慶優惠措施,但感覺還是多花錢了,所以,再看看吧,先不買了……”
對于眾多經銷商來說,“十一”長假是個理想的銷售“黃金周”,然而節能補貼新政的實行,如同一股寒潮,讓經銷商流失了很多像翟先生那樣的消費者。
提高補貼門檻不奇怪
自去年以來,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等國家三部委先后公布了六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入圍車型共433款。發改委有關部門預計,最近一年多約有400萬輛節能汽車享受到每輛3000元的國家財政補貼。
簡略梳理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國家推出的一系列汽車產銷鼓勵政策,其中汽車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補貼、以舊換新補貼等臨時措施已經終止,而節能補貼依然延續。與鼓勵汽車消費的臨時措施不同,汽車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任務,目的是通過財政補貼,促使汽車企業加快技術進步,生產更多更好節能效果顯著的車型。
有分析認為,享受節能汽車補貼的433款車型,已經占國內小排量車型60%以上。政策惠及面太寬,已經起不到鼓勵先進的作用,所以國家選擇了不終止補貼而提高補貼門檻的方式,以期達到政策制定初衷。
降低單車油耗水平,已然成為一種世界潮流,國內目前也正在醞釀推出第三階段燃油消耗標準。而節能汽車補貼提高門檻,也是為了適應當前汽車節能技術進步趨勢,鼓勵廣大汽車企業加大降低單車油耗力度,從而推動汽車領域的節能減排。
自主品牌受影響大
補貼政策對于汽車企業的影響力已經被證明;叵胙a貼政策出臺伊始,為享受國家補貼政策,國內汽車廠家紛紛推出小排量節能汽車,特別是節能效果明顯的小排量渦輪增壓汽車數量明顯增加。
更新后的補貼新政規定,汽車自重小于750公斤的車型,手動擋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4.8升、自動擋百公里小于或等于5.2升,就可以入圍。而自重在1090公斤至1205公斤之間的車型,油耗標準手動擋是6.0升,自動擋是6.3升。自重超過1320公斤的車型,手動擋百公里油耗6.7升,自動擋則是6.9升?傊,能否享受節能汽車補貼有兩大要素,一是排量必須在1.6升以下,二是油耗和自重掛鉤。
面對新政,擁有先進技術的合資企業將是新補貼政策的受益者,一些自主品牌產品或因發動機技術和材料輕量化技術方面存在差距而無法獲得補貼。
之前入圍的433款節能汽車車型,有多少還能繼續享受補貼?業內普遍估計補貼門檻提高后,享受補貼的車型減少到不足40款。
如何擠入享受補貼的目錄,各自主品牌最需要做的無疑是提高技術水準。目前開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自主品牌企業不在少數,相信在該政策的刺激下,各廠家將加快渦輪增壓發動機推向市場的速度。營銷手段需要更新
補貼門檻提高將迫使汽車生產企業加大節能技術研發投入,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逐步降低油耗水平,這無疑是國家出臺補貼新政的目的,也為汽車企業特別是自主品牌所領會。
但技術的突破和產品的結構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對現實的市場銷售壓力,企業還需多動腦筋。
為吸引消費者,許多自主品牌汽車經銷商在國慶長假期間,打出了“國家不補廠家補”的口號。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由于節能汽車補貼是在消費者購車時從購車款中扣除,消費者感覺不明顯。在汽車價格優惠幅度很大的情況下,不少消費者認為節能補貼被廠家或經銷商拿走了,自己并沒有享受到。“國家不補廠家補”定然會吸引消費者。
“購買小排量車,特別是國產品牌的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所以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币晃4S店的銷售經理說,“汽車廠家優惠幅度很大,消費者買車更看重的是廠家的優惠!
不過“國家不補廠家補”意味著銷售方利潤的減少,這對于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大的自主品牌車企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沒辦法,我們就以利潤換時間,爭取加快技術攻關吧!蹦匙灾髌放破嚨谋本┐砩虒萍既請笥浾哒f。
二三級市場大有作為
如果說在既現有市場中采取有效營銷措施是硬幣的一面的話,那么開拓新心市場則是硬幣的另一面。對于自主品牌汽車來說,既然尚沒有能力沖出國門去廝殺,那么轉戰二三線市場,到那里去大有作為。
“十一”之前,第八屆全國百強縣市汽車巡展在江蘇省江陰市、丹陽市和浙江省桐鄉市同時開展,效果表明縣域二三級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以江陰市為例,汽車保有量近兩年均以3到4萬輛的幅度快速增長,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汽車量達到了33輛,不少富裕家庭已經擁有2輛甚至多輛汽車,但除了部分富裕鄉鎮外的其他鄉鎮地區汽車保有量依然較低,增長空間還很大。而在這些二三級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汽車的競爭力往往大于合資品牌。
“由于市場逼迫、政策引導以及汽車市場需求等的影響,各個自主品牌車企都在采取汽車‘下鄉’的方式,將自己的車型下放到發展空間相對較大的四五線城市,以此求得短時期內的減壓。”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副總裁付志勇表示,“‘十二五’期間會是自主品牌發展的最佳時機,各車企要好好把握,否則等到‘十三五’期間農村市場對汽車也有更新換代高要求的時候,自主品牌的發展空間就會非常小了。”
(來源:互聯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