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制定了《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并于3月22日正式對外印發。
《規劃》提出,經過10年的努力,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產業集群形成規模,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推動我國成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據了解,目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年銷售收入已超過300億元,占世界市場份額近7%,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產業區。我國已基本實現淺水油氣裝備的自主設計建造,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深海裝備制造取得一定突破。此外,海上風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初步實現產業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等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初具規模。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了階段性發展目標:2015年,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以上。
根據《規劃》部署,未來將結合我國海洋資源的分布情況和現有裝備工業總體布局,在以大連?天津?煙臺?青島為主的環渤海地區、以江蘇蘇中地區?上海?浙江浙東地區為主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深圳?廣州?珠海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重點培育三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具備總裝建造、修理改裝、設備供應、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規劃》強調,未來將支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以產品、資本為紐帶開展聯合開發、聯合經營,實施強強聯合,規;l展,實現規模經濟。支持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與鋼鐵、石油等上下游企業以戰略聯盟或參股、合資合作等方式,適當延伸產業鏈,在上下游產業實現戰略布局,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增強抗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為鼓勵企業技術創新、“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規劃》還進一步明確,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國內外企業聯合開展裝備的研發和創新,鼓勵合資成立研發機構。支持國內企業創建國際化營銷和服務網絡,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創建國際知名品牌和企業。支持有實力、有條件的國內企業到境外設立公司,并購或參股國外企業和研發機構。支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設計公司與境外研發設計機構、知名企業開展合資合作、聯合設計。
(來源:互聯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