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在國家政策扶持引導和國際產業大規模轉移等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實現了高速增長。實現了貿易規模翻番、產品結構明顯優化、出口市場覆蓋全球、擴大進出口成效顯現及貿易主體結構更趨合理。然而,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長期以來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迎來“十二五”世界經濟貿易格局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時,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面臨的挑戰
一、外部環境趨緊
主要表現在:1、外需不振將成為制約出口發展的主要因素;2、全球供需結構出現明顯變化;3、貿易保護主義加劇。
二、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減弱
受能源資源稀缺等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長期看漲,國內勞動力、土地因素、環境壓力等資源短缺狀況突出,對以來要素投入的出口擴張約束越來越強。
三、我國貿易促進體系和協調機制有待完善
現行貿易促進政策尚未形成對企業研發、生產、營銷全過程扶持的政策。進口政策面臨戰略性轉型,進口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推動作用有待加強。貿易政策與產業、財稅、金融、外匯、投資、區域等政策需要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面臨的機遇
一、 世界經濟結構加速轉型
主要經濟體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我深度參與國際產業轉移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提供契機
二、 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比較優勢總體沒變
我國機電工業門類齊全,生產能力巨大,產業配套體系和基礎設施完善,具有出口大國的產業基礎。
三、 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將使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有較大發展
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重點產業亟待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加快發展,提升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這將為我擴大機電產品進口營造良好的市場空間。
四、 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成為外貿新的增長點
我國企業在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產品制造環節優勢明顯,部分產品開始規模出口,部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隨著有關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有望進一步加快。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