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以來,新興市場貨幣、股市出現大幅下挫,債券收益率跳升。如印尼10年期國債調整至10%以上,巴西、印度貨幣貶值20%左右。這似乎是97年金融危機再現。不僅重災區均在東南亞、并處于經濟下行期,而且都是因為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外資撤離導致貨幣貶值和國際收支惡化。
但目前來看,“1997年金融危機還不會重演,”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現在的經濟結構比1997年改善,抵御風險的能力略有增強,與此同時,資本外逃規模尚不及1997年,危機程度低。”
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亞洲經濟體仍擁有較為厚實的“家底”來應對未來潛在沖擊。亞洲各經濟體無論在經常帳戶收支(印度和印尼除外)、外匯儲備規模,還是外債負擔、短期外債覆蓋度等方面,都比1998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情況穩健。即便經歷了近期的沖擊,這一結論依舊成立。
“雖然全面危機的信號并不明顯、但波折和沖擊的可能性不應被排除,”汪濤指出,“從基本面角度而言,未來亞洲新興經濟體可能將繼續面臨沖擊和顛簸。”無論是基本面指標邊際上惡化,還是全球流動性撤離并收緊國內信貸的影響可能會壓倒外需改善,乃至聯儲退出寬松政策前路漫漫,都意味著亞洲新興經濟體未來將時刻感受到陣痛。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認為,對新興經濟體而言,未來經濟調整的周期會更長,金融市場盡管不太會出現“suddendeath(猝死)”,但間歇性、大幅度的沖擊和波動在所難免。
未來較長時間內,金融市場波動性將比上個世紀90年代顯著提高。姜超指出,一方面,市場對美聯儲QE退出的時點、力度和節奏難以把握;另一方面,日本金融市場波動在未來有所提高。考慮到在寬松貨幣環境下,美元、日元一度均用作“套息交易”融資貨幣,那么隨著美債、日債的利率波動性提高,類似2013年5月、8月市場大幅調整在未來較長時間會間歇性爆發。
(來源:全球五金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