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的亞太區展望報告,報告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幅度分別至6.5%和6.2%,比1月預測的今年增長6.3%上調了0.2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IMF在4月12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已經上調了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中國也是唯一上調今年經濟預期的國家。
IMF強調,上調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顯示了對中國政府宣布的一些新的政策刺激措施能夠推動經濟增長的信心,相信中國今年能使經濟增速達到6.5%的水平。
IMF稱,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反映正在進行經濟的再平衡,中國的消費將由快速增長的可支配收入丶主要城市強勁的勞工市場所支撐;其中消費增長將持續高于投資的增長。IMF指出,中國投資增長放緩是受到產能過剩,尤其是房地產及上游工業行業影響,去年一系列適度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抵銷了部分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
IMF還表示,成為購買力平價指標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在經過10年的信貸與投資飛速增長階段之后,正在向更為穩定的增長模式轉型,其過程具有歷史性意義。
IMF在亞太區展望報告中分析,亞洲地區對中國經濟的敏感度不斷上升,中國經濟的再平衡于中期內對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帶來好處,不過短期則會帶來負面效應。IMF判斷認為,目前中國的股票及外匯市場產生的金融“溢出效應”,從八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不斷擴大,其中與中國貿易聯系較強的經濟體所受的影響更大。
例如,IMF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長放緩至2.2%,但明年(2017年)就會回升至2.4%。而對于亞洲地區,IMF預測今明兩年經濟增長放緩至5.3%,與去年10月的報告及去年全年情況相比,再下調0.1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稱,香港經濟增長的阻力主要來自加息,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令香港的旅游業及零售業受到影響。至于整個亞洲的經濟,報告則指出,目前下行的風險在經濟形勢中繼續占主導地位,而全球增長速度慢過預期,金融條件的收緊,加上亞洲地區的高杠桿,都可能為區內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同時要考慮到中國和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債務水平在過去10年大幅上升。
而《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則顯示,與今年1月的預期相比,IMF分別下調2016年和2017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和0.1個百分點,至3.2%和3.5%。報告認為,自今年1月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再度加劇,發達經濟體增長勢頭有所減弱,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繼續面臨增長阻力。此外,地緣政治、恐怖主義、難民問題等因素也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考慮上述因素,IMF決定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報告顯示,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1.9%和2.0%,較1月份的預測分別下調了0.2和0.1個百分點。其中,歐元區下調至1.5%和1.6%;日本下調至0.5%和負0.1%;美國下調至2.4%和2.5%。
(來源:全球五金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