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歸來,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鐵礦石現貨價終于跌了。節前一度攀升至190美元/噸的進口鐵礦石報價,迅速下調。5月4日,63%?63.5%的印度粉礦報價已經下跌到185美元/噸,甚至180美元/噸報價也已出現。
壞消息則是,相關礦石供應國縮緊的政策接連傳來。先是印度宣布提高其鐵礦石塊礦出口關稅,后有澳大利亞政府計劃推出稅率高達40%的“資源租賃稅”。
如果對印度提高關稅一事,尚可因進口量不多而聊以自慰,對澳大利亞政府的征稅計劃,中國鋼鐵業不得不擔心會否面臨新的壓力“轉嫁”。
“這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投資者前去投資澳洲礦山,肯定會有影響,尤其是在投資收益上。”5月4日,重鋼集團總經理、重鋼礦投董事長劉加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印礦異動
“前段時間以來,外礦的漲幅過高過快,銷售其實都不太好。”5月4日,唐山寶泰鋼鐵原料銷售部長李炳光告訴本報記者,“如果以現貨礦計算,鋼廠無論使用外礦還是內礦,都不掙錢。”
4月29日,印度財政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宣布,調整鐵礦石、棉花(17175,-105.00,-0.61%)等大宗商品的出口關稅,其中鐵礦石塊礦出口關稅從10%提高到15%。
在中國進口鐵礦石的版圖中,印礦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季度,印度已超過巴西成為我國第二大鐵礦石進口國,我國進口的印度塊礦數量在400萬噸左右。
中投證券由此認為,印度調高關稅之舉旨在提高其資源價值,在鐵礦石價格高企之際尚屬合理。“對我國鋼鐵行業來說是負面影響,但影響不大,因為我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接近90%是粉礦。”
此番對中國進口更多的粉礦雖然未作調整,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印度剛剛把鐵礦石塊礦出口關稅從5%上調到10%,并把鐵礦石粉礦出口關稅從零上調為5%。
聯合金屬網的礦石分析師徐光劍告訴本報記者,印方不斷上調礦石出口稅,主要是為了平衡其國內的壓力。因為印度鋼鐵部不斷建議調高礦石出口關稅,以備國內鋼廠自用,印度國內關于保護資源的輿論壓力也比較大。
不久前,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曾經提醒:“去年中國進口的6.3億噸礦石中,其中1億噸來自印度。但如果其自身達到中國的鋼鐵消費水平,會需要多少礦石?為什么印度從去年開始進口礦石?這也是長期不能忽視的戰略問題。”
此次宣布提高稅率時,普拉納布?慕克吉就表示,隨著印度國內國營和私有鋼鐵企業產能的不斷擴張,預計未來2年內印度國內的鐵礦石塊礦消費量將出現跳躍式增長。
根據印度鋼鐵部制定的產能擴張計劃,2012/2013財年印度國內粗鋼產量將達到1.24億噸,比目前5400萬噸的產量水平提高一倍還多。
澳礦“受傷”
相比印度礦商,澳大利亞的礦業公司這一次更覺“受傷”。
5月2日,澳大利亞政府表示,擬推出稅率高達40%的“資源租賃稅”,以取代各州政府現行的“特許開采稅”。
這一改革計劃從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資源企業須將其開采不可再生資源所獲利潤的40%繳為稅收;加上企業稅、提煉成本及資本投資回收等,資源類企業的法定稅率總計約將從目前的43%上升到2013年的57%。現行根據產量對礦業公司征收的特許稅稅率,只在2%~10%之間。
澳大利亞財政部門估計,在始于2012年7月1日的2012/2013財年,政府將通過此項新稅征得30億澳元的額外稅收,2013/2014財年額外稅額將達90億澳元。所征稅款將主要用于支付養老金、加大礦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扶持小企業發展等。
5月2日當天,必和必拓迅速在其網站表達失望之情。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Marius Kloppers說:“穩定和有競爭力的稅收機制是在澳大利亞進行資源投資的核心。這項新政一旦實施。將會嚴重威脅澳大利亞的競爭環境,阻礙未來投資,并將反過來影響所有澳大利亞人未來的財富和生活水平。”
5月4日,力拓澳大利亞公司常務董事David Peever表態:“正因為礦業的力量使澳大利亞從最壞的金融危機中挺了過來,但礦業正在被政府懲罰只因為未能按政府的方式交稅。”
Cape Lambert資源公司更是直接抱怨: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亞西部Pilbara地區開發一座礦產,但因資源稅,“這些原本規劃的活動將不會實現”。
當天,一位澳中礦業界的資深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資源稅的開征,肯定會對澳大利亞礦商構成影響。“這不僅僅是從資金來考慮,在政策環境、經營活動、以及與國外對手競爭的角度出發,都會受到影響。”
對此,國內一位大型鋼企高管人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澳政府的征稅計劃很正常。“現在的鐵礦石開采成本也就20美元左右,但是市場上礦價連續幾年高企,礦業公司的銷售利潤率非常高。澳政府可能認為到了將更多收益回饋給國內公民的時候。”
中方添憂
5月4日,李炳光向記者表示:“這一征稅舉措目前還在計劃中,如果真施行了,要以目前這樣的高礦價來說的話,礦商轉嫁給下游用戶的空間也并不大。”
相比之下,立竿見影的影響,更在于熱衷澳大利亞礦業的中國投資者們。
“這意味著以后去澳大利亞投資礦山,必須在有所選擇的基礎上,再考慮效益好的項目,不然便不值得投資了。”重鋼總經理劉加才對本報記者表示。
此前,重鋼礦投與?隆投資及其全資子公司亞洲鋼鐵簽訂控股權投資框架協議???重鋼礦投將以不超過2.8億澳元(約17.5億元)的對價投資亞洲鋼鐵,獲得后者增發的60%的股權。
亞洲鋼鐵在澳擁有位包括位于西澳的伊斯坦鑫山、庫拉努卡南等地區的鐵礦石資產,以及大片煤礦資源。其中,資源總量達17.8億噸的伊斯坦鑫山項目將是重鋼礦投和亞洲鋼鐵合作后開發的第一個項目。計劃最早在2012年開始投產,預計一期工程設計年產量為1000萬噸磁鐵精礦。
除重鋼,國內知名企業如中鋼、武鋼、五礦、沙鋼等多在澳大利亞有礦產投資。
劉加才對記者表示:“中國鋼鐵業鐵礦石供應商,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是我們現在沒有話語權。一旦原料沒有保障,生產經營和效益就會受到影響。”
雖然積極海外尋礦,但是鑒于各種外部風險,重鋼目前仍希望提高自產礦的比例。“我們現在自有礦山、內礦采購、外礦進口的比例分別是10%、30%和60%左右,而我們希望加大自有礦山的開采,使比例達到40%?50%。”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