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全球半導體產業概況
根據國際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2010年Q1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692億美元,較上季(09Q4)成長2.8%,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58.3%;銷售量達1,614億顆,較上季(09Q4)成長4.2%,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66.7%;ASP為0.429美元,較上季(09Q4)衰退1.3%,較去年同期(09Q1)衰退5.0%。
美國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115億美元,較上季(09Q4)衰退0.4%,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48.2%;日本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108億美元,較上季(09Q4)衰退0.6%,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43.0%;歐洲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93億美元,較上季(09Q4)成長4.8%,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42.0%;亞洲區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377億美元,較上季(09Q4)成長4.4%,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72.0%。
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公布最新3月的訂單出貨報告,訂單出貨比(B/BRatio)為1.19,較2月份的1.23顯著成長,目前已連續9個月處于1以上的水準,顯示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維持在復蘇之水準。
北美半導體設備廠商3月份的3個月平均全球訂單預估金額為12.85億美元,較2月份最終訂單金額12.51億美元增加2.7%,比2009年同期成長423.2%,金額攀升到2008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而在出貨表現部分,3月份的3個月平均出貨金額為10.82億美元,較2月10.16億美元成長6.4%,比2009年同期成長146.8%。
SEMI產業研究資深經理曾瑞榆表示,3月北美半導體設備的訂單及出貨金額持續成長,B/B值已連續九個月超過1,而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所公布的數字也呈現相同的成長趨勢,顯見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腳步隨著需求的復蘇正逐步放大。
誰是市場上的芯片采購最大戶?
第一季臺灣半導體產業各部門發展概況
工研院IEKITIS指出,由于全球景氣好轉,再加上新興市場需求持續強勁,所以當季呈現淡季不淡情況;總計2010年第一季臺灣整體IC產業產值(含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達新臺幣3,846億元,較上季(09Q4)成長1.8%,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88.9%。
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036億元,較上季(09Q4)成長0.1%,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38.5%;制造業為新臺幣1,885億元,較上季(09Q4)衰退0.2%,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134.2%;封裝業為新臺幣640億元,較上季(09Q4)成長7.9%,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91.0%;測試業為新臺幣285億元,較上季(09Q4)成長8.4%,較去年同期(09Q1)成長92.6%。
首先觀察IC設計業,2010Q1由于電子產品逐漸進入需求高峰之后的淡季,PC、Notebook、小筆電等成長率趨緩,手機芯片、模擬IC、驅動IC、內存IC等需求也尚處于即將回升的低點。2010Q1臺灣IC設計業產值達新臺幣1,036億元,僅較2009Q4小幅成長0.1%。
這顯示2010年初雖然景氣復蘇漸露曙光,但終端市場需求的成長力道仍然薄弱,特別是LCDTV、手機。未來隨著全球PC換機潮需求、智能手機普及、中印等新興市場成長,臺灣IC設計業將重新步入成長軌跡。預估2010全年臺灣IC設計業產值將達新臺幣4,354億元,年成長13.1%。
在IC制造業部分,由于受到下游電子產品出貨量大幅拉升之后的傳統季節性的調整,客戶庫存水位回升,需求降溫。2010年Q1臺灣IC制造業產值達新臺幣1,885億元,其中晶圓代工的產值達到1,257億新臺幣,較2009Q4衰退0.3%,相較以往一成以上的季節性衰退幅度來看,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較2009Q1大幅成長133.6%;新興市場的需求仍然暢旺,相關產品線的庫存水位仍處在安全水位。
而以DRAM為主的IC制造業自有產品產值為628億新臺幣,較2009Q4微幅成長0.2%,同樣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且較2009Q1大幅成長135.2%。代表IC制造業未來產值成長的重要領先指針──北美半導體設備的B/BRatio于2010年三月達到1.19。顯示國際大廠持續加大產能的投資,景氣呈現上場的趨勢。
在IC封測業的部分,雖然2010Q1是電子產品傳統淡季,上游晶圓代工表現也較2009Q4衰退0.3%,但相較于以往封測業Q1普遍呈現衰退現象,2010Q1封裝及測試業分別逆勢成長7.9%及8.4%。主要在于手機芯片、繪圖芯片需求強勁加上DriverIC和內存封測價格的回升,帶動整體產值的成長。日月光、頎邦3月營收創新高。
因此,2010Q1臺灣封裝業產值為640億新臺幣,較2009Q4成長7.9%,較去年同期成長91.0%。2010Q1臺灣測試業產值為285億新臺幣,較2009Q4成長8.4%,較去年同期成長92.6%。2009年臺灣IC封測業已逐漸擺脫金融風暴陰影,回復到過往正常的成長軌跡,預估2010全年臺灣IC封裝及測試業合計產值分別為新臺幣2,720億元和1,217億元,年成長分別為36.3%和38.9%。
2010年第一季臺灣IC產業產值統計及預估(單位:億新臺幣)
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IEKITIS計劃預估2010年臺灣IC產業產值達16,374億元,較2009年成長31.0%,優于全球半導體之成長率。其中設計業產值為4,354億新臺幣,較2009年成長12.8%;制造業為8,083億新臺幣,較2009年成長40.2%;封裝業為2,720億新臺幣,較2009年成長36.3%;測試業為1,217億新臺幣,較2009年成長38.9%。而在附加價值部份,預估2010年臺灣IC產業附加價值為6,468億元,較2009年成長47.0%。
未來展望
下季展望:產能供不應求,預期2010年第二季淡季不淡
今年PC與手機市場需求成長強勁,但整體產能卻因半導體廠商去年擴產保守而不足。為了因應下半年的旺季,國內外Fabless與IDM廠商,無不提早下訂,以免搶不到有限的產能。預期2010年第2季對半導體產業而言,將是淡季不淡。
市場供不應求之情況,可從國內外半導體廠商紛紛宣布資本支出大幅增加獲得證實。高階制程的產能利用率更是持續維持在高檔水準。
全球晶圓代工與封測廠2010年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預估(單位:億新臺幣)
2.臺灣半導體各次產業2010Q2展望
IC設計業部分,2010Q2臺灣IC設計業產值達1,062億新臺幣,較2010Q1成長2.5%。2010Q1臺灣IC設計業營收普遍優于預期,2010Q2在網通、模擬、消費性等IC設計業者芯片出貨量逐漸增加下將持續成長,特別是手機芯片、WiFi芯片、電源管理IC、LCD驅動與控制IC。
在IC制造業部分,預估2010Q2漸步入季節性需求上升期,配合產能逐步開出,臺灣IC制造業可望呈現價量齊揚的階段,帶動臺灣IC制造業產值上揚,預估可較2010Q1成長6.6%,并較去年同期成長47.6%
最后,在IC封測業部分,預估2010Q2臺灣封測業接單依舊暢旺,封裝及測試業營收分別較2010Q1成長7.5%及7.7%,主要是內存景氣回溫加上DriverIC相關產能嚴重短缺,封測業者也將于2010Q2調漲DriverIC代工價格,因此淡季需求不減。而由于廠商產能皆逼近滿載,唯有新增產能挹注的公司,成長率才會較為明顯。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