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資源、能源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法國在推進節能減排、開發新能源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積極推進核電
核電是一種穩定能源,長遠來看是一種便宜的能源。它能減少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而且鈾資源比較穩定和充裕。相比火力發電,核電在大氣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方面顯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時,法國政府考慮到化石燃料匱乏,制定了核電發展計劃。法國電力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法電”)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了壓水堆技術,走出一條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此后,法國核電進入了批量建設時期,年均建成4~5臺核電機組,所有核電站執行同樣的技術發展模式,無論是核電站選址、修建,還是生產運作,全部采納標準化、系列化技術指標,形成全國范圍的同類技術核電站體系,構建了高效安全的核電體系。由于原有規劃中已經設計了擴容,因此目前及未來要增加發電機組,并不需增加土地占用。
資料顯示,2002年法國核電總成本為煤電的70%~84%,是天然氣發電成本的75%~105%,更重要的是它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目前法電正積極參加第三代及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營。
開發多種新能源
法國大力研究和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在內的多種新能源。
2007年6月,法電投資入股成立了有800多名員工的新能源公司。該公司2008年在法國南部納博訥市建設了一座光伏太陽能電站,占地23公頃,4個月建成,總功率達7兆瓦,是目前法國城市最大的太陽能電站之一,能夠滿足當地4200多戶居民每年的電力需求。該公司2009年在歐洲建立了10個同等規模的太陽能電站。公司還與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在法國制造太陽能薄膜板,以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并促進太陽能發電的加快發展。2008年7月,法電在法國布列塔尼西北的潘波勒近海啟動了世界上首個“潮汐法電集群”項目,通過該項目進行利用潮汐發電的實驗,以開發可再生能源新技術。此外,2008年1月,法電還籌備建立了名為“歐盟未來能源基金”的專項基金,用于資助清潔能源領域的教育和研究。
注重可持續發展
電力在可持續發展中舉足輕重,一方面40%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與電力生產有關,同時電力又是可持續發展的杠桿,電力生產形成的產品能夠替代其他能源,如用電代替汽油,發展電動汽車等。
法電提出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進行可持續發展,力圖使公司主業與可持續發展相統一,把現有的產業“綠化”,實現主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正在進行內部綠色崗位的調研,并成立了可持續發展部。
法國政府2005年7月13日頒布法令,對能源供應商規定了節能義務。按照法令規定能源供應商應履行節能義務,承諾參加節能證書機制;幫助客戶控制電力需求;開展節能廣告宣傳等。
節能證書機制即“白色證書”機制,也稱為節能資源協議,是與清潔能源中的“綠色證書”相對應的一種證書。它表示能源在使用階段實施了節能工程和采用了節能技術,符合法定的節能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額定標準的節能量。
“白色證書”既是一種政策措施,又是一種交易體系。“白色證書”規定,供電方要為關聯企業提供能源效率改善服務,幫助客戶節約用電。在實踐中,法電對電力客戶不僅是在銷售電能,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一整套用電的商務解決方案。如為客戶節能設備提供資金;免費提供咨詢服務;培訓建筑領域的節能專業人員;免費或低價分發節能燈具等。通過這些措施,2006~2009年的四年內,公司實現節能30TWh。
建立公開運營溝通機制
可持續發展是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公司利益與社會效益相互協調的問題。利益協調需要信息公開和相互溝通。特別是發展核電更加需要取得當地社區和民眾的支持。
20世紀80年代,法電把核電站的建設工程、已經運營的核電站向公眾開放,歡迎公眾了解核電發展,參觀核電站等。美國“9?11”事件后,法電為了爭取公眾對發展核電的支持,增強了核電信息的透明度,完善了核電事件應急處理制度。自2004年起,法電邀請利益相關方代表,成立可持續發展小組,借助外部力量,更好地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公司戰略之中。
背景資料:法國傳統能源資源比較稀缺,二次大戰結束后就確立以發展核電為主的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法國電力集團公司成立于1946年,是負責全法國發、輸、配電業務的大型國有股份企業,在全球擁有15.6萬多名員工,是歐洲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
該公司提供法國85%的電力,壟斷著法國的輸電和配電業務,售電量占全國終端用電量的85%。公司目前的裝機總容量為128200MW,發電量為633TWh。在法國國內的裝機容量為98400MW,發電量為483.9TWh,占全國的90%。從裝機容量看,核電占64%,火電占15%,水電占21%;從發電量看,核電達86%,火電達4%,水電達10%。
目前,法電有19座核電站,有58臺機組,目前正在建設第59臺機組。
相關鏈接:核電國際合作風生水起
在核電領域,國際上很多國家之間展開合作開發項目,并取得良好進展。
核電發展的國際合作項目中,美日兩國已經簽訂了聯合開發30臺核電機組和中小功率核電機組的聲明;韓國等許多國家也表示要增加核能所占比例。英國表示,核電發展的春天來了,并計劃將本國核電比例提高到30%。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中后期階段,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回收利用的成本很高,因此發展和應用高效能源,或許應該是節能減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資料顯示,全球核電占發電比例大約為16%~17%,而我國的比例僅僅為2%,因此我國發展核電有廣闊的前景。當前需要的是要從戰略上構建我國的能源供給結構,并制定具體的技術開發路線圖。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如果能參與包括聯合技術開發的國際合作,核電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將會更快、更好。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