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3月8日電 -- 2016年1月,廣州少見地飄起了雪花。“瑞雪兆豐年”這句俗語,真正應驗到了廣汽傳祺的身上。1月,傳祺全系車型銷量超過3.3萬輛,同比增長翻兩番。其中,傳祺 GS4 延續去年火爆的銷售態勢,1月銷量超過3萬輛,創歷史新高。
在實體經濟遭遇困境的環境下,傳祺品牌實現跨越式增長,上市僅5年就實現50萬車主。對此,傳祺掌舵人 -- 廣汽集團執行董事、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表示:“只要堅持安全、堅持品質、堅持心中的夢想,去努力、去奮斗,中國汽車品牌終究能夠實現汽車強國夢。”
傳祺自成立之初,便發力中高端,堅持創新、堅持品質、開放共享,著力打造世界級水準的產品體系,不斷夯實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品牌的躍升以及銷量的跨越式增長,開創了中國汽車品牌新的發展路徑。
實際上,廣汽傳祺的發展歷程,正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踐行過程。
“未來10年,以廣汽傳祺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將主導中國汽車市場,并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重要力量。”在吳松看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已經到來,中國品牌全面崛起的起點已然開啟。
創新傳祺:開創中國汽車品牌新路徑
“我們要在技術、生產方式、供應鏈體系、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吳松說,這是傳祺在做,并且持續要做的功課。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堅持創新打造的獨有的傳祺模式,成為了傳祺創造中國汽車傳奇速度,實現品牌跨越發展的最大動力。傳祺以合資品牌60%的投資,達成世界先進水平的裝備、制造水平。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模式中,傳祺構建了完整的數據體系和產品進化序列,推出第一代產品,隨后繼續堅持世界標準,堅持正向開發。
依托全球研發網,廣汽傳祺掌握了汽車正向設計的諸多關鍵技術,在被動碰撞安全結構設計、發動機燃燒控制、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混合動力動力耦合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獲得多項專利認證。傳祺GS4搭載的200T高效動力總成,應用了GCCS燃燒控制專利、低慣性電控E-Turbo等46項世界先進技術,實現大扭矩低油耗的高效性能。
此外,廣汽傳祺還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汲取豐田、本田造車與管理經驗,融合嶺南文化,逐漸打造了一套工藝更先進簡潔、操作更輕松,能夠實現低成本、高品質和高效率的廣汽生產方式。由此,傳祺逐步進入到技術引領創新的全新發展模式。
比如,創建了跨平臺模塊化架構CPMA,搭建基礎數據體系,同產品平臺可開發、生產多款不同車型,不僅降低了開發與制造成本,更快速形成核心獨有技術,快速布局車型譜系。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平臺,可擴展開發出技術更先進、性能更高的產品。在短短幾年內,傳祺就擁有了1.0T、1.3T、1.5T、1.8T 以及即將推出的2.0T的全系“T”動力。
在供應體系方面,傳祺融合歐美、日韓兩大國際主流供應鏈體系優勢,結合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特點,打造了高質、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所有技術標準都由傳祺主導。隨著生產體系的完善,傳祺的品質控制能力不斷提升。
對于未來,吳松表示,廣汽傳祺將依托全球研發網與全球供應體系,以廣汽生產方式為核心建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技術,打造智能工廠,實現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全面踐行“中國制造2025”。
品質傳祺:緊貼需求瞄準高端制造
去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此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指導經濟工作的重要思路。“十三五”規劃更是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現狀看,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
具體到制造業上,產能過剩矛盾更是突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過去的發展只是滿足了量的需要,隨著國民生活的提高,對需求有了更高要求,難以滿足對品質的需求,產品種類、產品層次還不夠豐富,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汽車行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中國汽車經30年高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但高端市場長期被外資品牌所壟斷,消費者對高品質、高安全性的汽車需求越來越強烈,向高端制造水平邁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緊迫任務。
廣汽集團從2005年開始謀劃自主品牌,2007年計劃啟動投資68億,到目前為止已投資達100億,建成傳祺世界先進的工廠和廣汽研究院技術中心,廣汽研究院在全國所有行業國家級研發機構綜合排行中位列12位(較上一次提升5名)。
傳祺秉承“為親人造好車,讓世界充滿愛”的宗旨,起步就與世界同步,在品質、安全等核心價值上做加法,全系家族獲得C-NCAP 安全碰撞五星評價,在 J.D.Power 發布的2015中國新車質量報告中,廣汽傳祺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品牌品質冠軍,排名第八,在所有參評的256個車型中與廣汽豐田并列第八。
傳祺立足全球化視野,定位上直接瞄準國際品牌,把握戰略至高點,直接從高空進入太空,避免資源損耗,充分占有市場潮流轉變帶來的歷史機會,實現數年高速優質的增長。從2011年進入市場,銷量從2011年1.7萬輛上升到2014年的11.6萬輛。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同比增長僅4.7%,廣汽傳祺銷量達19萬輛,同比增長63%,轉介紹率高達35%。
今年開始,廣汽傳祺將從強化明星產品塑造、持續推進品牌向上、全面強化新能源布局、海外市場加速布局四個戰略層面綜合發力。傳祺第二代動力總成 235T 發布在即,搭載新動力的明星車型 GS4 和 GA6 將同步上市,高端商務旗艦GA8整裝待發,同平臺的七座 SUV GS8 和七座 MPV GM8 也將陸續重裝出擊,今年還將推出 GA3S PHEV、GS4 EV 和GS4 PHEV 等新能源車型,實現傳祺品牌的全面躍升。
即將在4月上市的高端旗艦轎車傳祺GA8,歷時五年,投入巨資傾心打造,定位高端行政商務座駕。GA8集成全球頂級資源和國際尖端技術,在完全正向開發的豪華C 級平臺上傾力打造而成,是傳祺邁入2.0時代后又一重磅車型。廣汽集團執行董事、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表示:“GA8 的誕生是中國品牌向世界傳遞的一個信息,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創造出高端產品,而且中國品牌有決心走向高端化”。傳祺 GA8 代表了當下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的最高水準,樹立中國高端汽車全新基準,它的到來將會改變高端市場僅有紅旗一個中國品牌力撐的局面,開啟全新中國高端汽車品牌時代。
廣汽傳祺通過持續努力,著眼企業內部體系力的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供給側改革,挖掘內部潛力,持續為市場提供高品質魅力產品,并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第一中國品牌。有業內人士指出,廣汽傳祺作為供給側改革先行者,其為中國汽車品牌提供了一條現實的、可實現、可供參考的發展路徑。
隨著高端化戰略的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品牌國際化步伐的提速,傳祺將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不僅如此,在廣汽集團發布的“1513”戰略綱要中,明確提出舉全集團之力發展自主品牌,實現以傳祺為核心的自主品牌事業的跨越式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累計投資340億元打造世界級的傳祺品牌。
開放傳祺:夯實汽車品牌崛起大國夢想
開放,是貫穿于傳祺發展全過程的理念。傳祺從品牌成立之初即立足全球視野,集合全球頂尖汽車研發團隊和資源,以“高品質、大格局、世界品牌”的思路規劃全球市場。技術上,融合歐洲先進技術、日系造車工藝。供應體系上,以全球供應鏈體系為支撐。傳祺的供應鏈體系,目前歐美供應商占35%,日韓供應商占15%,還有50%的國內優秀供應商,具備國內領先、世界水平的優勢。
廣汽全球研發網、廣汽生產方式、全球供應鏈體系為一體的造車體系,使得廣汽傳祺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創造了中國品牌銷量增速奇跡,也在海外市場取得了品牌突破。
品牌國際化進程中,傳祺選擇了“三步走”戰略:第一階段選擇中東、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切入;第二階段擇機進入北美及歐洲市場;第三階段成為全球強勢品牌。
在此戰略指導下,2015年傳祺海外市場同比增長38%,已在全球18個國家建立營銷網絡。其中,中東地區是傳祺海外核心聚焦市場之一,目前已在阿聯酋、科威特、黎巴嫩、卡塔爾等8個中東國家布局銷售和服務渠道。
以科威特為例,目前傳祺已在當地市場占據中國汽車品牌40%的市場份額,并且在價格方面與日韓品牌處于同一區間,是一個以中高端產品成功切入海外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并成為當地消費者口中的“最好中國品牌”。
去年1月份,傳祺作為唯一中國品牌參加北美車展。雅虎財經授予 GS4 “未來創新獎”,稱其奠定了中國汽車全新基準,完全具備與全球同級車的同等水準;去年11月中東迪拜車展上,傳祺2.0時代產品重磅出擊,獲得外媒“The best Chinese Car brand”盛贊;近日,廣汽傳祺榮膺Bloomberg (彭博商業)授予的“The Fastest Growing Chinese Automaker”(中國發展最快的汽車企業)大獎。
將傳祺打造成“世界級品牌”是吳松的夢想。吳松表示:“要讓傳?像國際著名品牌一樣,屹立于世界汽車品牌之林。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中全面趕超合資、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全面實現品牌崛起的夢想指日可待。”
(來源:機經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