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昨日出具的一份報告,去年,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實現翻番,在全球同行業中盈利最豐,這份報告是基于對國內50家主要零部件企業的調查基礎上形成的,調查時間為今年的1月~3月。
汽車市場在萎縮,不過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使得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包括鋼材、銅、橡膠等產品的價格均處在歷史高點,但與中國低廉的人力資源價格剛好抵消,使得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普遍保持在8%~10%以上,這一水平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這一利潤水平與整車企業相比,也高出2個百分點,2009年汽車整車業利潤率平均水平在6%~8%。調查者普遍認為,在2010年和2011年,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將進一步提高。
200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收入達到1.14萬億元,較之2008年上漲23%,這一增長數字顯然沒有跟上國內汽車銷量46%的同比增幅。
不過,從出口來看,零部件企業仍然把國內作為了主要市場,出口則下降了7%,為1972億元。
從企業運營的效率來看,AlixPartners選取營運資本周轉時間作為衡量標準,即應付賬款到應收賬款的周期,中國零部件企業有所改善,從原先的78天降為70天。不過,金融危機影響逐漸降低,也被視為資金周轉加速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零部件企業的運營效率約是歐美日同類企業的一半。
國內零部件企業在2009年也開始了并購的浪潮,這其中主要是市場行為,如濰柴動力(000338.SZ)收購法國發動機生產商波文(MoteursBaudouinSA),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環球控制系統公司(GlobalSteeringSystems);也有政府主導的收購,如京西重工收購德爾福制動和懸掛業務,濰柴動力、山東工程機械和山汽被合并為山東重工等。
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集中度仍舊十分低,最大的5家整車制造企業其銷量占到全部銷量的50%,而美國這一比例達到65%,日本則是87%。整車廠集中度不高的局面,造成上游配套企業也十分零散。100%的受調查者認為,收購和兼并活動在今年和明年將明顯增加,40%的高管表示,未來自己就有并購計劃。
“不過,并非有并購意愿就能實施并購,汽車市場良好的形勢,讓很多零部件企業覺得日子很好過,如果沒有政府的撮合,國內企業絕大部分不會考慮出售,我們建議國內零部件企業的并購目標應該鎖定國外。”AlixPartners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羅曼對記者表示。
(來源:搜狐汽車)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