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前,我國農用機械還是以20馬力左右的居多。2005年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后,逐步提高到30馬力至70馬力。2011年農機市場上的銷售主角開始轉變為100馬力以上的大型農用機械,這距離過去小型農機普遍使用的年份僅僅6年時間。
究其原因,無外乎農業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從農業發展的內部因素看,近年來農用機械的廣泛使用帶來4個顯著變化。
首先,由于農機大面積應用,使“三夏”、“三秋”的農作時間大大縮短,土地深松、跨區域收割等高強度耕作需要更大馬力的機械。以深松為例,一般深松土壤30厘米至40厘米、幅寬2米,作業就需要100馬力以上的機械。
其次,由于往返路途、誤工等費用遠高于農機作業支出,外出務工人員農忙時返鄉搶種搶收的越來越少,這就要求農機的效率必須有相應提高,才能省時省工,這個硬杠杠唯有大馬力機械才能勝任。
第三,農機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急需更大馬力的機械擴充力量,服務其他有需要的農戶。截至2009年底,全國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達17萬個,農機戶3900多萬戶,其中擁有價值20萬元以上的農機39萬戶。如此巨大的市場必然需要效率更高、馬力更大的農用機械。
此外,玉米秸稈還田、貼茬播種等適應農機化發展的耕作模式逐步推廣,也促使大馬力農機逐漸脫穎而出。因為玉米收獲、秸稈還田對機械動力要求較高,一般需要80馬力以上的,最好在100馬力以上,馬力太小影響作業效率,不利于后續收獲和播種。
從農業外部因素看,農民收入連續多年增加,已經具備購買大馬力農機的實力。就農用機械本身來說,由于價格、成本等差別較小,促使農民更愿意選擇大馬力機械。有農機經銷商反映,目前80馬力以上機械的差價并不大,90馬力、100馬力的機械差價只有2000元至3000元,機械作業收費成本每畝也僅相差10元。
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未來田間作業的大馬力農機必將越來越多。有此預期,相關部門應適當增加農機補貼規模,強化農機配套服務,為大馬力農用機械維修、升級、換代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來源:互聯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