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很少有企業繪制他們的鍛件戰略圖。”這是8月26日中國鍛壓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金在浙江瑞安舉辦的“2010中國汽車鍛件采購會”上發出的感慨。
其實不光張金有憂慮,來自采埃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ZF)的采購副總經理梁力同樣也有他的憂慮??國內許多廠商頭腦里沒有概念,產品圖紙拿來再說,“沒問題”是主機廠最大的擔心。
同樣,康明斯東亞采購部的屠穎斐也表示,多數國內供應商的前期策劃與技術分析并不完善,膽子大但不踏實,報給主機廠的進度非常激進,但經常是返過頭來再行消化,走了許多彎路。
以上說的都是鍛件行業的事情。那么鍛件對于汽車行業來講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零件呢?
翻開教科書不難發現,汽車上的發動機、變速器、懸掛、傳動等重要系統里面,凡是受力的部件基本上都要用到鍛件。外國教科書也有這樣定義的:轉速超過1000轉/分鐘的部件,基本上都需要鍛件。以上所說汽車總成與零部件并非都一定要用鍛件,但一般來講其他材料的強度較鍛件要低。
國內汽車鍛件差距明顯潛力很大
來自中國鍛壓協會的一組數據顯示,從數量上看,2009年我國汽車鍛件產量368萬噸,模鍛件479萬噸,整個行業的鍛件產量為776萬噸。從質量上看,我國的汽車鍛件水平與世界鍛造大國德國和日本還有著相當的差距,與法國、意大利、韓國和我國的臺灣地區也不在一個層次上。目前世界其他主要鑄造國使用的鍛造設備基本為熱模鍛壓力機和電液錘,而我國大部分鍛造企業還在使用摩擦螺旋壓力機。
從行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和平均工資水平看,則我們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差距更為明顯。據張金介紹,國內鍛造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與國外同行相比基本上差8~10倍,工資上差5~10倍。例如,日本鍛造工人的工資基本在1萬~2萬元人民幣/月,中國大陸的工人2000~4000元人民幣/月,臺灣地區與韓國的工資合人民幣6000~7000元/月。
與此同時,國內鍛造行業集團化少、戰略聯盟少、單打獨斗多的劣勢,再加上整體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低,形成了人才層次越來越低的惡性循環。正如張金所說,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國的鍛件行業將沒有能力吸引優秀人才入行。
張金的擔心不無道理。與日本、德國兩大世界汽車鍛造強國相對應,從前的世界第一汽車大國美國的鍛造業已經走上了衰敗之路。如果中國鍛造業還沒有覺醒的話,將可能復制美國所走過的老路。
值得安慰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也不都是壞消息。按簡單的城市化人口總數和汽車普及率計算,如果按照歐美已有的模式發展下去,中國的汽車鍛件產量將有可能達到目前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產量之和的1700萬噸,這無論如何也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量。對此張金認為,汽車合資產品的國產化率越來越高、鍛件的國內采購越來越多和其他國家的零部件商紛紛來中國采購,是國內汽車鍛件廠商的兩個機遇,說明汽車鍛件市場的潛力還非常大。實際上,金融危機之后很多海外鍛造企業紛紛出現嚴重衰退,這也為中國鍛造業帶來了行業性機會。
(來源:汽車周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