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為什么工信部要選擇機械行業作為并購重組的重點?
鄒十踐:我國是工程機械生產、制造和開發大國,同時,我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買進和賣出各類工程機械產品的品種多、數量大,大中小型的各類產品都有市場需求。
自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外企紛紛搶灘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以致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出現了“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局面;外企采取合資、兼并、獨資等方式蠶食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
2010年,我國工程機械銷售總量突破了4300億人民幣大關,但那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1400多個企業銷售量的總和,與美國卡特彼勒等國際巨頭相比還有差距。
近年來,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之間進行的重組發展得紅紅火火、各取所需,增強了行業的競爭力,行業主管部門認為應該大力提倡。
記者:近兩年工程機械行業有什么新特點?
鄒十踐:近年來,美國農業機械和土方機械的老牌公司與我國企業合作,研制、生產與銷售挖掘機,這是國際巨頭滲入我國挖掘機行業的又一舉措,必將引起我國挖掘機市場的新一輪改組、兼并、爭斗和合作的競爭格局。
但是與卡特彼勒、沃爾沃等國際巨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相對應的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也在千方百計地向海外市場擴張,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和營銷中心。在這方面,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都走在前面,他們是勇敢的探路者,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開辟新的營銷和研發領域作出了貢獻。
同時,經過30年的發展和創新,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一步步成長和壯大起來,特別是從1000多家企業中成長起來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徐工這樣有實力的公司,支撐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斬荊披棘、勇往直前,不斷增強和夯實抵御外資沖擊的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中國工程機械品牌,也是振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力量所在。
記者:您認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競爭格局會是怎樣的?
鄒十踐: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未來國際國內一體化的市場中,將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進行整合,其結果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只剩下少數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團或品牌。這樣,在未來國際工程機械和配套件市場上,會出現兩種不同實力的企業類型,形成兩大產品格局:一是以小松、卡特彼勒等國際工程機械巨頭為代表的企業,提供高可靠性、高成本、高檔次配套的工程機械產品;二是以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集團為代表的企業,提供高可靠性、低成本、中低檔配套的工程機械產品,形成兩種不同檔次的工程機械產品格局。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