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鋼鐵產能已超過7億噸,當年國內市場粗鋼表面消費量為5.65億噸,其中約有3000萬噸進入社會庫存,實際消費不到5.3億噸。產能仍在盲目擴張。
3月18日,工信部發布中國工業經濟運行春季報告。報告認為,盡管中國工業規模不斷壯大,但部分行業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問題嚴重。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0.7%,相比2008年6月份以來一路下滑,到2009年1-2月的3.8%之后開始回升,工業經濟呈現明顯“V”形運行軌跡。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當日的報告發布會上指出,下一步將從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等7個方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朱宏任表示,“隨著經濟的逐漸恢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已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
朱宏任指出,“部分產品滯銷、價格下行、庫存增加、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在一些方面有所體現,但是還有一些地方仍然熱衷于鋪攤子、上項目,在這些方面,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除了鋼鐵,當前有色金屬,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也在加劇。此外,鋼鐵、水泥、電解鋁、銅冶煉、焦炭等一些重要行業中落后產能仍占很大比重。風電裝備、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存在無序建設傾向。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辛國斌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工業增長過度依賴國際市場,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技術含量低,許多產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低,新興產業發展總體滯后,工業發展尚未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針對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壓力,朱宏任指出,將采取綜合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同時,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雖然今年1-2月份工業增速達到20.7%,而全年的目標是11%,但朱宏任強調,11%只是指導性的目標,“工業增速可能還處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把工作重點轉到調結構和轉方式上來,這也是今年11%目標確定的一個初衷和考慮。”同時,他預判今年的經濟走勢將是一個“前高后穩”的過程,今年1-2月工業增速大幅反彈也有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因素。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