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王炳華指的是其中在浙江三門新建的AP1000核電站機組,第一臺在2013年將并網運行。三年前,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美國西屋公司開始合作。截至2008年12月,國家核電已經完成了AP1000內陸核電站的總體設計、關鍵系統設計、關鍵設備的總體設計。目前,工程進展總體順利,今年兩個項目共計18個里程碑節點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座第三代AP1000核電站,比美國提前了兩年半!眹噎h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林誠格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針對人們質疑中國在此次工程合作中的作用有多大時,王炳華提出了反駁。首先,在未來合同執行中,中國政府將派1000人到美國西屋公司,與美國西屋公司共同參與研發和設計;其次,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近80名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西屋公司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已與美國西屋公司簽署了LPP——進一步發展核能的框架合作協議。
延伸閱讀:中國已成為全球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核電雖然尚無風電、光伏的產能過剩之虞,但是它也越來越呈現大躍進的勢頭。據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穆占英透露,去年中國在建的核電站為24臺,今年底將超過30臺,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10年核電翻兩番
核電項目大干快上,與其本身的突出優勢有關。據悉,核電成本相對較低,基本可以與煤電進行競爭。這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不可比擬的。
另外,核電比較穩定,發電并網對電網的影響并不大。而風電、太陽能發電不但有間歇性,還面臨并網瓶頸制約。而從目前的電源結構看,煤電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長期在75%左右,核電僅占1.1%,與全球核電占總發電量16%的比例相去甚遠。
“核能是目前新能源中最靠譜、最有競爭力的,今后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除了市場的拉動,政策傾斜則是核電大發展的另一只推手。
近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對媒體透露:“我們正在研究調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核電規模應該在原規劃目標‘至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的基礎上進行較大調整,力爭2020年核電占電力總裝機比例達到5%左右”。
發展核電需謹慎
核電行業的市場將會有多大?
樂觀的如天相投顧稱,到2020 年,我國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7500 億元,其中設備投資約3400 億元。但業界一致的判斷是:到2020年中國核電市場容量至少為6000億元。
巨大利益誘惑之下,涉核企業紛紛跑馬圈地。目前獲得核電開發資質的僅有中核集團、中廣核、中電投三家。而實際上,其他四大發電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通過參股的方式,滲透到已運行或在建的核電項目中,試圖分食核電的巨大蛋糕。
然而,中國核電也面臨諸多發展瓶頸。林伯強指出,“中國自身天然鈾儲量僅有6.8萬公噸,而按照規劃的裝機容量,原料十分有限。如果發展過快,受原料限制就會比較大。”業內人士甚至預測,中國大規模推動核電建設,有可能會如中國鋼鐵業的大躍進一樣,最后導致核電運行成本如鐵礦石價格一樣難控制。
大唐電力集團前總經理翟若愚則認為,核電發展的最主要困境在于技術儲備不足,還過分依賴于國外。
相關新聞:中國核電將迎大發展 設備企業分食6000億大單
“低碳經濟”概念成了兩會期間炙手可熱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再次強調了核電、風電等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性。
張國寶表示,全球運營的核反應堆436個,中國有11個,占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不到2%,而我國目前在建的核反應堆約21個。
在談及未來核電等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時他強調,目前,我國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只有8%左右,離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還有一半,“從工程建設角度來說,這個目標的期限是2015年,因為大型水電站、核電站的建設工期在5年以上,所以,絕大部分非化石能源的重大工程要在2015年前開工,這樣才能對實現15%(的目標)產生貢獻!
光大證券研究員袁瑤解釋道:“核電站建設開工期需要5年,因為一個核電站開工后的前兩年是做土木工程、訂設備并安裝,第三年裝電纜和其他電子設備。要完成國家制定的2020年減排目標,確實是需要在2016年前開工一大批核電站!
在了解目前國內的核電站選址后,袁瑤計算過,國內大約有20多個地點會作為核電站的選址,而一個地址至少要有4個機組也就是400萬千瓦才算是經濟性的組合。所以,2020年前國內要有至少8000萬千瓦的裝機量。
初步估算,2008年全國核電站總計投資額達到500多億元,約有7個機組開工;而2009年開工的核電站投資額約有2245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紅沿河、陽江、寧德、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臺山等8個項目,“按照這個速度,每年國內會新建1000萬千瓦,這樣到了2015年估計總計會新建4000萬到500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投資額估計至少6000億元以上。”
大批核電站在2015年前的開工,將會持續帶動核電設備的需求。
我國核電產品供應商分為兩部分:一是大型設備提供商東方電氣(600875.SH)、上海電氣(601727.SH)和哈電集團。他們主要向中核集團、中廣核等核電站的建設方提供組裝好的常規島或核島設備。其次是材料商如生產閥門的中核科技(000777.SZ),吊籃制造商海陸重工(002255.SZ),鑄鍛件公司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
袁瑤表示,東方電氣等國內大型重工制造商從2010年開始會有核電業績釋放,“一個采用東方電氣產品的核電站開建后,會先向東方電氣打10%的預付款。設備安裝后,投資方會再付款50%~60%,如果安裝施工后并且試運行沒問題的話,最后再結清所有余款!睎|方電氣總裁溫樞剛也曾告訴本報記者,東方電氣的核電發展期將從2011年開始,“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手的訂單大約是140億元人民幣。”
雖然一部分的核電設備——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系統、主管道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但如堆內構件只有上海電氣下屬的機床廠才能制造,這種高度壟斷也將給個別企業帶來相當大的發展機會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