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輕癥,大家首先要明白它并不是俗稱的“小病”,而是罹患重疾之前的癥狀表現。這種典型的例子就是原位癌。輕癥如能及早發現并進行治療,費用是相對低廉的,且治愈率較高。那么,輕癥責任該如何選擇呢?可以從以下五點來入手:一是保障范圍。這里的核心在于高發輕癥是否在保障范圍內,您需要確定好嘍! 二是賠付比例。這個很簡單,在保障范圍確定的前提下,去追求更高性價比吧! 三是賠付次數。多次賠付之間,保費的變化也是需要關注到的部分。當然,因為多次罹患輕癥的概率并1高,所以整體價格也不應該比單次賠付的產品貴太多的。在保費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自然也是選擇多次的。科技不斷進步,治好的可能性更大。未來疾病發生年齡更高,因為有更多人治好,那復發率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我認為很多保險公司在做產品測試時,都沒有充分考慮醫療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同時,與時俱進的保險理念,讓部分先知先覺的保險公司在輕癥多次賠付上,做到了遞進式的保障額度(如30%~45%),如上所說,輕癥是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癥狀表現,是存在逐步加重的可能的,所以不斷遞進的保額確實會貼合您的實際需求。 最后是繳費期選擇。選擇保險公司提供的最長繳費期。買重疾險的核心是為自己提供足夠的保障額度,在此前提下,更長的繳費期會讓每年的繳費額度相對固定,減少預算壓力,也滿足了未來更高的保障需求;確定了保障責任,接下來就要研究一下,很多人都關注的輕癥豁免了。 輕癥豁免是保費豁免的通用概念。輕癥豁免屬于保費豁免的概念范疇。附加之后,保費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同時它的優點是,一旦發生了保單合同定義的輕癥風險后,余下的保費就不必再交了,而保單卻繼續有效,保單責任,比如重癥責任,也繼續存在。 我們用舉例子的方法會顯得更加直觀:小明購買了一份重疾險,選擇10年繳費,每年繳5000塊。但在投保兩年后被查出輕癥,隨即獲得賠付。根據輕癥豁免責任,小明在剩下的8年中就不用再交錢了,這筆款項可達40000塊;如果以同樣的保額為前提,小明選擇了20年繳費,年繳降至3000塊。同樣兩年后發病輕癥獲賠,如此一來,小明在剩下的18年中就不用再交費了,那這筆款項就可達54000塊。 所以,在輕癥豁免的前提下,更長的繳費期也會間接提高保險產品的杠桿作用,一舉多得。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輕癥責任,尤其是大家關心的輕癥豁免的解釋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財經杰觀(jiecaijing),了解更多財經、保險知識,有其他保險問題也可以和我持續聯系,溝通更加方便,深入淺出的我,讓保險更加通俗易懂。 本文鏈接:開心保 http://www.kaixinbao.com/zhishi/renshi/AD2019073100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