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會進入倒計時,歐洲銀行業卻面臨著新一輪的危機。盡管上周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51家歐洲銀行抵御極端環境沖擊的能力總體強于兩年前,但金融市場依然對此選擇沽空。
8月2日,德意志銀行與瑞信股價分別下跌3.75%和4.67%,股價重回英國公投后的7月最低水平;德國商業銀行股價更是下跌8.1%觸及歷史新低;而意大利銀行股日子更加不好過,意大利第三銀行西雅那(Monte dei Paschi)股價下跌16%,意大利裕信銀行股價跌7.2%。
值得注意的是,8月2日西雅那銀行股價在下跌5.6%后,一度暫停交易。
“歐洲金融監管部門并沒有將負利率與英國脫歐納入這次壓力測試,這才是對歐洲銀行業業績的最大威脅!币患覛W洲對沖基金經理直言。
在他看來,引發投資機構大舉沽空歐洲銀行業的另一個導火索,是歐洲最大指數供應商斯托克有限公司(STOXX Ltd.)近日決定將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從歐洲斯托克50指數雙雙剔除,這意味著指數基金將不會再投資歐洲銀行股。
“這也是歐洲銀行業身陷壞賬風波的多米諾效應。”他表示,目前要緩解銀行業壞賬危機,首先需要意大利銀行業通過不良資產剝離與股權融資等方式,逐步壓低高達3600億歐元的壞賬總額,提振市場投資信心。
但在當前環境下,未必有投資機構愿意“鋌而走險”,最終還需要歐洲金融監管部門與意大利政府協商出臺一系列銀行救助方案。
壓力測試“避重就輕”
在歐洲銀行業進行壓力測試前,被視為歐洲銀行業壞賬風波“催化劑”的意大利西雅那銀行為降低自身壞賬問題做了一系列努力,其中包括向監管部門遞交尋求出售100億歐元不良貸款的方案,并計劃在處置不良資產后再通過股權融資募集50億歐元,補充一級資本等。
不過,這種努力依然沒有改變西雅那銀行在壓力測試中排名墊底的結果。
據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各種不利場景下,西雅那銀行普通股一級資本率(CET1)由11.79%降至-2.44%,降幅高達14.23個百分點。
在上述歐洲對沖基金經理看來,這項結果加劇了金融市場對歐洲銀行業壞賬風波的擔心,令歐洲銀行股普遍遭遇新的拋售潮。
“不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多數投資機構認為歐洲監管部門對壓力測試采取了避重就輕的態度,沒有反映歐洲銀行業真實的經營壓力!彼麖娬{說。
所謂避重就輕,主要有兩點,一是與2014年10月舉行的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不同,此次歐洲金融監管部門沒有給予各家銀行是否通過壓力測試的判斷,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普通股一級資本率(CET1)的評估,估算未來2年經濟環境持續惡化,51家歐洲銀行是否有足夠一級資本消化不良貸款。
二是此次壓力測試僅僅設定了全球債券收益率驟然上升、銀行盈利增速降低、公債與私人部門債務上漲、影子銀行系統風險加大等四個場景,并沒有將市場關心的負利率與英國脫歐沖擊納入壓力測試范疇。
這也導致此次壓力測試結果普遍好于市場預期。據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公布的數據顯示,此次51家歐洲銀行平均CET1充足率為13.2%,較上次測試水平高出200個基點,假設2015-2018年經濟持續惡化,這些銀行CET1率平均下降380個基點至9.4%,CET1充足率由12.6%降至9.2%,總體杠桿率由5.2%降至4.2%,整體表現高于上次壓力測試結果。
“但是,金融市場卻不買賬!边@位對沖基金經理直言,因為多數投資機構最關心的,是歐洲銀行業能否抵御負利率與英國脫歐的持續沖擊。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Alex Dryden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歐洲銀行股持續下跌,更像是金融市場對壓力測試結果投了不信任票。由于意大利金融監管部門已經不允許沽空當地銀行股票,現在德國銀行股反而成為資本沽空的重災區。
在Alex Dryden看來,如果歐洲金融監管部門不采取措施對歐洲銀行業采取必要及時的資金救助措施,這場歐洲銀行業壞賬風波短期將不會停歇。問題是現在歐洲金融監管機構與意大利政府就救助方案還沒有達成共識,而利用政策分歧加大沽空獲利力度,恰恰是不少投資機構最擅長的。
歐洲銀行業“風雨飄搖”
在多位金融業內人士看來,金融市場之所以對壓力測試結果“用腳投票”,還因為多數投資機構擔心負利率與英國脫歐會對歐洲銀行業盈利能力造成更大的負面沖擊。
近期公布的歐洲銀行財報顯示,受負利率與經濟波動影響,歐洲大型銀行均面臨利潤大幅縮水的窘境,比如瑞銀二季度凈利潤為10.3億瑞郎,同比下滑14%;巴克萊資本二季度稅前利潤為7.63億英鎊,同比下滑53%;瑞士信貸第二財季凈利潤為1.70億瑞郎,同比大跌83.8%;德意志銀行二季度凈利潤為1800萬歐元,同比暴跌98%。
“目前,歐洲銀行業只能通過裁員等措施削減開支,緩解利潤下滑壓力!鄙鲜鰵W洲對沖基金經理表示,但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因為負利率、英國脫歐,以及日益擴大的貨幣寬松政策正在吞噬歐洲銀行業業務盈利的基石。由于買入德國國債面臨虧損,歐洲不少銀行只能轉而購買風險度更高的歐洲其他國家國債,由此帶來更大的投資風險。
多位金融業內人士指出,要提振金融市場對歐洲銀行業的投資信心,務必先緩解愈演愈烈的意大利銀行業壞賬風波。其中,意大利西雅那銀行能否有效實施不良資產剝離與股權融資方案,某種程度決定了歐洲銀行業壞賬風波能否盡快得到平息。
目前,西雅那銀行壞賬總額約占意大利銀行業壞賬總額3600億歐元的1/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經過一番協商,意大利當局與歐洲金融監管部門可能達成一項折中方案,即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和意大利聯合銀行(UBI Banca)同意向私募基金Atlante注資1.6億歐元,再輔以養老基金和意大利國有銀行(CDP)的注資,共籌集30億歐元以購買100億歐元西雅那銀行壞賬。
隨后私募基金Atlante將100億歐元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進行分級出售,原銀行股東承擔最大風險,私募基金承擔中間風險,而數家銀行所組成的財團以70億歐元過橋資金購買這筆不良資產,承擔最小風險(由意大利政府提供擔保)。
“不過,這項方案能否獲得監管部門認可,依然是未知數!被ㄆ煦y行歐洲經濟主管Christian Schulz直言,此前西雅那銀行獲得政府兩輪救助,且過去兩年售股募集80億歐元資金,依然沒有緩解自身壞賬危機,此次資本市場未必愿意為這家銀行“買單”,這也意味著歐洲銀行業壞賬風波依然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引爆,很可能掀起新一輪歐洲金融危機。
(來源:全球五金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