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8月的印度獨立紀念日上,總理Manmohan Singh就鄭重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并將這稱為印度科學上的“巨大一步”。僅僅1年之后,印度即將啟動自己的首個星際任務。
近日,在該國的超高安全衛星設施上,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公布了Mangalyaan(印度語中“火星飛船”的意思)計劃。Mangalyaan是一個無人駕駛的軌道飛行器,計劃最早于10月21日發射。
外層覆蓋著金色反光箔的Mangalyaan,尺寸與一個標準冰箱差不多,它將攜帶4臺研究設備和1架照相機。對這架探測器投注的科學賭注的最大希望在于一個分光儀,該設備旨在探尋甲烷??這種氣體可能隱藏著火星曾經擁有或可能依然擁有生命的線索。
但是,科學并不是這個耗資1億美元的任務的客觀目標。ISRO稱其為一個建立在印度自己的月船1號月球任務??2009年發現了月球存在水源的有力證據??基礎之上的“技術演示者”。“尋找火星的生命跡象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ISRO主席K. Radhakrishnan在接受《科學》雜志采訪時表示。
ISRO在僅僅15個月里建造了Mangalyaan。一些觀察者將這個閃電般迅速的任務視為該國在印度、中國和日本爭奪在亞洲行星探索領先地位游戲中的最新動作。但是,ISRO衛星中心主任S. K. Shivakumar強調道:“我們沒有同任何國家比賽。”他說,“Mangalyaan是在快速取得進展”,以便利用良好的發射條件。
如果能成功將飛船送入環繞火星的預定軌道,那么這將是印度憑借自身力量的一次勝利。在過去的5年里,全球45個火星任務中大約有1/3遭遇失敗。最近一次受挫發生在2011年,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在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載俄“天頂”運載火箭順利升空,但之后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未能按計劃變軌,沒有進入火星軌道,探測器碎片墜落在太平洋海域。
美國宇航局(NASA)的運氣更好一些: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正式任務已經結束3年,目前還在獲取數據,“好奇”號火星車已經在蓋爾隕坑漫步超過了1年時間,它正在尋找微生物生存的有利條件和過去是否存在生命的證據。NASA的下一步計劃是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探測器計劃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射,主要研究這顆紅色行星的大氣氣體向太空的逸散過程,這將有助于人們理解火星氣候演變的歷史,同時也將揭示火星生命發展的歷史。
印度的“處女”火星任務將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起點。ISRO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無法產生足夠的推力將Mangalyaan直接送入火星軌道。因此探測器從印度南部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后,將在環繞地球軌道上搖擺,直到獲得足夠的速率彈向合適的軌道,預計將在2014年9月底到達火星。
對于ISRO旗下Mangalyaan項目組的500名成員而言,精神緊張的時刻將是探測器緩慢地插入火星軌道的那一刻。一次演示結果顯示,這需要精確安排火箭點火時間。“我們戰戰兢兢。”Mangalyaan項目主管Subbiah Arunan說。這位機械工程師坦言,自從項目于15個月前啟動以來,自己幾乎每天都睡在衛星中心。
一旦Mangalyaan安全到達火星軌道,它將開始科學行動,尤其是探測火星大氣中是否含有甲烷。近日,“好奇”號項目組的科學家表示,探測器攜帶的分光儀未能探測到這種氣體的痕跡。(甲烷是碳基生命的一個明顯的副產品。)但是來自蓋爾隕坑的發現,并不能排除甲烷會在火星其他地方存在的可能性??這就為Mangalyaan提供了機會。
“我將興奮地看到第一個可靠的甲烷探測結果能夠出自火星軌道。”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球物理學家、MAVEN主要研究者Bruce Jakosky說。他希望能與印度同行討論將兩個任務得到的數據聯合起來的“潛在協同性”。Mangalyaan的測光表將檢測火星大氣中的氘氫比例,這正好是對MAVEN項目的補充。而且質譜儀將證實大氣成分,同時紅外光譜儀將標注火星表面的熱點和冰雪區域。
Mangalyaan還能見證一個十分稀有的天文現象:彗星與火星的相撞。2014年年底,彗星2013 A1可能會撞入火星,相似奇觀還發生于1994年,當時慧星舒梅克?利維九號與木星相撞。與舒梅克?利維九號沉沒于木星不斷涌動的大氣中不同,彗星2013 A1可能會激起大量的塵埃云,讓Mangalyaan和MAVEN享受它們的“盛宴”。
(來源:中國科學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