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諸多交通安全問題,特別是超速、超大、超重的電動車大量出現,成為交通安全新的隱患。
近日,浙江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等就執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的熱點問題舉行公聽會,一些來自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以及行業管理部門的陳述人和旁聽人紛紛建議,盡快修訂已經執行10多年的電動車標準;對被查獲的不合格、超速超重的電動車,生產廠家要召回。
電動車事故已連續四年攀升
“電動車行駛速度介于自行車和汽車之間,價格能為大眾所承擔得起”。杭州市總工會退休干部王兆熊認為,目前房地產樓盤的開發,以及企業的外遷和新建,使大家上班的路程越來越遠,使用公交和電動自行車相比,電動自行車更顯得方便、快捷,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而且還不大可能遇到停車難。
經營銷售電動車多年的嘉興市星漢貿易有限公司的潘永根說,浙江省是電動自行車的主要生產基地和消費大省,全省目前有電動自行車整車生產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近10萬人。
電動自行車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諸多交通安全問題,特別是超速、超大、超重的電動自行車大量出現,成為交通安全新的隱患。參與公聽會的多位陳述人和旁聽人援引相關部門的數據說,截至去年底,浙江電動自行車實際擁有量已經超過670萬輛,其中超標電動自行車有300多萬輛。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反映,超標電動車速度基本在35公里/小時以上,有的達到了50/小時至60公里/小時,身邊不時響起的刺耳剎車聲很嚇人。浙江省公安廳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通報表明:去年全省涉及電動車的事故5434起,死亡798人,其中有623人是騎電動車的,電動車事故已連續四年攀升。
“全民超速超重現象要改變”
眾人都指責電動車超標超速的問題,來自浙江省自行車協會的陳建榮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家標準嚴重滯后,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增加了管理難度。“現有國家標準是1999年電動自行車剛剛起步的時候制定的,其中很多條款已經不適應電動車產業發展現狀”。
“現在是全民超速,全民超重,舊標準已經不適合現實需求。”潘永根說,各地超標無牌現象大量存在,電動車國家標準的滯后嚴重影響了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政府部門對這一產品管理政策的有效實施。
為什么大部分生產出來的電動車會超速,作為生產商,浙江金華綠源電動車集團董事長倪捷直言,這是個技術突破問題。如今城市擴大了,要求里程上升了,電池質量加大;車架斷裂事故的發生,要求車架重量必須加大。
“如果現在有一個最高速度20公里每小時的電動車,消協就會來退貨,為什么?因為它在電池快要用完的時候,大概只有15公里的最高速度,這種速度顯然太慢了。在車上加一個穩速器成本要100元,生產商吃不消。”倪捷說。
陳建榮建議,省政府有關部門呼吁國家加快出臺新電動自行車標準。
不合格、超速的電動車要召回
目前,電動車廠商目無法紀,唯利是圖,造成消費者不正確的消費觀,電動車超速超載泛濫和有關部門疏于執法不無關系。原浙江省質監局干部陳亞璋表示,現在已經到了要嚴查、嚴管的時候,這樣道路交通才能夠有序安全。
有的陳述人和旁聽人建議,電動自行車的重量,包括蓄電池要控制在60公斤左右,因為電動自行車在載重情況下,要具有足夠的驅動力,用三塊蓄電池是必要的,再加上電動機就有25公斤左右,車架必須有強制的強度,所以總重量控制在60公斤左右。
“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的電動自行車時速通常限定在30公里每小時左右”。陳亞璋建議,我們完全參考這個標準修訂標準。至于新標準定下來以后超標的電動車,建議政府用優惠的價格回收換購。
在此基礎上,陳亞璋進一步建議,不符合標準安全的電動車,行駛造成的問題,不是公安交警部門一個部門能解決的,要發揮多個部門的作用,作為質監部門在制造環節,就要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對抽查不合格的檢驗不合格的,要廠家召回產品。公安交警部門對超速超重、剎車不靈的情況要追查,有生產廠家的要召回,非法改造超速的要予以沒收。
一些與會人員還建議,電動自行車應走非機動車道,對使用者做適當的教育,規定必須購買保險,減少違法行為和轉移風險;對電動自行車的速度設置在每小時30公里左右;在牌照上設立一個環保芯片,在城市中普通設置相關的檢測系統,用于防盜。
浙江力圖在地方管理上尋求突破
如何破解電動車問題的僵局,有關部門也有自己的看法。杭州市西湖區交警大隊的陳臨認為,應該從制度上建立全省統一的電動自行車上牌制度,以及查詢系統。“目前交警最為嚴厲的處罰措施也就是扣車輛,但是杭州市區不能上牌的電動自行車而在蕭山和余杭卻能上牌,達不到限制超標電動自行車的效果。”
而且,“電動車也要推廣上交強險,這樣可以更加便于管理,也便于處理發生的交通事故。”陳臨說。
據了解,2005年,浙江省技術監督局曾經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的地方標準,對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經信委輕紡辦副主任楊明賢表示,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當務之急就是出臺管理的規范性文件。但是,目前,相關管理部門在電動車重量、車速等方面意見也不一致,“重量問題一定要有一個標準,當前大家意見不一致,有些人認為越重越好,這個要通過科學的認證,來制定一個標準,既要考慮到老百姓的需求,又要考慮到道路交通的安全,這個重量如果無限制增長,肯定不行的,對道路交通安全肯定是有影響的。”
楊明賢建議,省級層面相關部門應盡早廣泛征求社會意見,抓緊出臺規范文件。
對于公聽會上大家普遍反映的電動車種種問題,浙江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盧群星表示,省人大將梳理大家的意見,將從地方法規修改完善或政府職能部門出制度規范等層面認真解決。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