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zz.net 梁啟超先生曾經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而今天小編要說,制造業強,則中國強!實業是立國之本,實業興邦,工業強則國強,而裝備制造業是一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以來,虛擬經濟遭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回歸實業已成為歐美發達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新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實體經濟蓬勃發展,但我國的制造業并未隨勢而起,反而日漸萎縮。這里面除了我們產業升級的陣痛和困擾外,最大原因與我國工人的素質低下有關。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GDP是靠廉價的勞動力堆積起來的。我們所謂的“世界工廠”,實際上只是一些低技術含量和勞動密集型的“代工廠”。在這些代工廠中工作的人們,他們沒有什么社會保障,從事著簡單的流水作業,掙著微薄的工資。由于工廠是別人的工廠,經營的好壞與工人們無關,他們在這里沒有主人公的尊嚴和自豪感,更缺乏責任心和使命感,不學無術、得過且過,更談不上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了。
縱觀歐美諸國,他們的制造業之所以獨步天下,就是因為他們有一支高水平的工人隊伍。工人強,則制造業強,F在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我們制造業要想突出重圍、走向世界,也必須有一支高水平的產業隊伍。對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工人的保護和培養。
1、必須給付工人合理的工資
過去企業盈利很大成度上是得利于“人口紅利”形成的廉價勞動力市場。現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如果沿用舊的模式,無疑是竭澤而漁。企業要想留住人才,要想培養出一批忠實的員工,必須支付工人合理的報酬。
2、必須完善工人的社會保障
工人在生產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意外傷害和生老病死。有責任的企業就應該毫不猶豫地為職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險,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這不僅是為工人負責,也是為企業負責。只有這樣,工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產當中。
3、必須加強工人的職業培訓
職業培訓是培養高技術工人的必須途徑。德國的制造業為什么世界領先,就是因為他們有完善的職業技術培訓。企業只有肯下大力氣培養自己的工人,才會有合格的人才為自己所用。另外,社會的進步,技術的發展,不斷的進行職業培訓也是企業進步的必須投入。
4、必須改善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
惡劣簡陋的生產生活環境,雖然能降低生產成本,但對從業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極大。這種不良的工作環境,早晚會被從業者所唾棄。為了工人的健康,為了工人隊伍的穩定,企業必須自覺的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5、鼓勵私企進行股份制改造
一個企業如果屬于一個人或少數人,工人就會對它的經營漠不關心。如果它有工人自己的股份,企業的命運就與大家休戚相關,工人則會調動出極大的積極性,為企業獻計獻策,分憂解難。因此,企業讓股于工人則是雙贏的選擇。
6、建立清晰的獎勵制度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一項好的技術革新或發明創造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為了鼓勵創新,企業一定要重獎有功人員。這樣才能調動出工人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無窮的動力。
我國工人的聰明才智并不落后于其他國家,給他們一個杠桿,他們同樣能撬動地球。
只要我們善待工人,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為他們提供優秀的生產舞臺,他們一定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產品。當我們的制造業稱霸世界之時,我們的國民經濟將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中國夢的實現就指日可待。
(來源:全球五金網)